發(fā)布日期:2018-01-10
核磁共振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成為一種常見的影像檢查方式。核磁共振掃描儀在很多疾病的治療中都很重要,從檢測腦部腫瘤到膝蓋韌帶撕裂。
我們平時看到的是核磁共振掃描儀是這樣的:
現(xiàn)階段這是一種需要用起重機才能移動的大型設備,因此不能在手術期間使用。
在各種設備逐漸智能化、小型化的時代,這種實用但卻笨重、巨大的機器,總讓人不僅想起早期的計算機,塊頭實在太大了。
據(jù)每日郵報報道,英國的研究人員在這方面已經(jīng)取得了突破。重達三噸、花費數(shù)百萬美元的核磁共振掃描儀,可以縮小到筆記本電腦的大小。約克大學科學家說,這一突破性的進展為縮小機器的尺寸鋪平了道路,并可以在實際操作中使用它們。這項成果已經(jīng)發(fā)布在 Science Advances。
如果能成功實現(xiàn)的話,這將能提升我們診斷和治療癌癥、糖尿病、癡呆等疾病的能力。
這項研究還處于早期階段,但研究小組稱,這項技術的突破,可以與40年前的電腦變成如今的模樣相媲美。
來自紐約大學的磁共振中心的Simon Duckett教授說:“目前的醫(yī)院掃描儀就好比算盤,但最近讓掃描儀變得更靈敏的一些技術進展,相當于把我們帶到了艾倫·圖靈電腦時代。我們正試圖創(chuàng)造一種可伸縮的、低成本的產(chǎn)品,將我們帶到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的地步。”
未來的核磁共振掃描儀會變成這么大?
目前的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儀,使用的是一個極其強大的磁鐵。打個比方,它比一個冰箱磁鐵要強大數(shù)千倍。
這種掃描儀改變了分子在人體中旋轉(zhuǎn)的方向,使它們在同一方向上旋轉(zhuǎn)。當分子以同樣的方式旋轉(zhuǎn)時,他們可以通過無線電波被掃描儀接收。
相比之下,這項新研究采用了一種極化葡萄糖的技術,這種技術可以讓更便宜、更弱的磁體來進行同樣的活動。
Duckett教授說:“理論上,它將提供一種可以在手術室使用的成像技術。”
例如,當外科醫(yī)生從病人身上提取出腦瘤時,他們的目標是切除所有的癌變組織,同時盡可能地保留健康組織。這項技術可以讓他們在更大深度上準確地看到癌變組織。
希望約克大學的科學家早日完成這個研究吧,告別用起重機搬運的日子。
來源:36氪